p值:这个锅,我不背!
在关于重新定义显著性阈值的文章(Benjamin_2017_Redefin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)在线发表后,关于p值争论就没有停息,其中有支持,有反对,更有人提出了包括舍弃显著性阈值,甚至p值的新方案。这些争论很多来自方法学领域的领军人物,各方言辞凿凿,其中的争议可见一斑,短期内也不可能有个定论。下面是一些笔者自己关于p值与可重复性问题的random想法。
笔者认为,将显著性阈值本身是否合理,与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问题联系起来,本身就值得思考。这一联系,本身反映了一些研究者自身对p值的误解,以及这种误解的根深蒂固。实际上,p值反映的是,在零假设为真的情况下,出现当前结果(或更极端结果)的可能性;其与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(已发表的结果可重复的概率)并没有直接联系。更具体地,前者是Prob(p<0.05 | H0为真),而后者是Prob(H0为真| p<0.05),二者并非一个东西。如果期望采用0.05的显著性阈值,达到发表结果95%的可重复性的想法,本身就是有错误的。
更重要的是,理论上,显著性阈值设在0.05时,可以很好的将假阳性率控制在5%;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一点,这里有个模拟数据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在不存在数据操纵等不科学行为的前提下,显著性阈值可以很好的控制错误拒绝零假设的概率。
那么,现在引起众多争议的可重复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?
显然,如上面所示,显著性阈值本身可以很好的控制假阳性,其并非问题的根本原因。
该问题更直接的原因是p hacking和power failure。
其中,p hacking与现存的期刊倾向于发表显著结果的现状(publication bias)存在密切关联,是指一些研究者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,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,以试图将p值控制在显著性阈值以下;或从众多结果中,挑选显著的结果用于报告等;这一操作本身将引起估计的效应量夸大,甚至出现假阳性结果,使得错误拒绝零假设的可能性明显增加。
而power failure是指,在实际研究中,统计效力(statistical power)不够,即实际采用的样本量并不能检测感兴趣的效应,从而导致大量效应被认为是不存在的;这一问题直接导致,研究者与很多实际存在的效应只能擦肩而过,从而导致已发表的结果中,这些实际存在的效应的确实。
如此,一多(p hacking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增加)一少(power failure导致的实际存在的效应得到检测到的数量减少),从而引发已发表的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问题。
至于降低显著性阈值的策略是否能解决已发表文章的可重复性问题,这本身还是一个问题。比如,显著性阈值减低,确实可以使得假阳性结果会减少,但是,能够成功检测到的效应的数量也会减少,最终得以发表的结果的可重复性将如何变化,要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权衡。
说到底,可重复性问题的根源在研究者的不合理行为:说一下极端情况,如果完全没有p hacking,同时每一个研究都有足够的统计power,那么,即使显著性阈值取0.05,也可以很好的控制研究发现的可重复性。
- Blog Link: http://conxz.net/2017/10/01/redefine-significance-3/
- Copyright Declaration: The author owns the copyright (CC BY-NC-ND 4.0).